服務熱線
0755-83044319
發布時間:2023-02-25作者來源:薩科微瀏覽:2090
這一次是東莞。
投資界獲悉,廣東天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域半導體”)近日獲約12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比利時基金、廣東粵科投、南昌產業投資集團、嘉元科技、招商資本、乾創資本等。另外,天域半導體的上市輔導備案,開始奔赴IPO了。
這是東莞乃至大灣區罕見的半導體獨角獸。成立于2009年,天域半導體坐落在東莞松山湖,是中國[敏感詞]家從事研發碳化硅 (SiC) 外延晶片的創業公司。歷時10余年,天域半導體填補了國內碳化硅外延晶片市場的空白,身后聚集了一個亮眼的投資人陣容,包括華為哈勃、比亞迪等赫赫有名的產業資本,還有不少政府背景基金的身影。
東莞又一芯片獨角獸,估值百億
要去IPO了
這是一位莞商跨界創業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歐陽忠,曾在2003年創立東莞市金田紙業有限公司,日后成為全球[敏感詞]的灰紙板生產基地。期間,他意識到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重要性,于是選擇“跨界”半導體行業。
那是2009年,歐陽忠在東莞成立了天域半導體,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從事碳化硅 (SiC) 外延晶片市場營銷、研發和制造的民營企業。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以碳化硅為主的第三代半導體,是繼硅材料之后最有前景的半導體材料之一。而且,所有的碳化硅器件基本上都是在外延上實現的,所以外延環節是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也對產業鏈的整體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但當時的碳化硅尚未成熟,這一布局算得上超前。但歐陽忠有自己的考慮:要有前沿的眼光,投資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起步階段,天域半導體花費數千萬購置了進口的碳化硅外延設備,并在日本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碳化硅外延片的生產。2010年,天域半導體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共同創建了碳化硅研究所,并引進了以王占國院士為首的7名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
走過了10余年,天域半導體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外延片企業,也是我國[敏感詞]家獲得汽車質量認證的碳化硅半導體材料供應鏈企業。同時,天域半導體是國內最早實現6英寸外延晶片量產的企業,并提前布局國內8英寸SiC外延晶片工藝線的建設。
2022年4月,天域半導體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項目落地東莞;同年8月,Coherent宣布與天域半導體簽訂1億美元訂單,向后者供應碳化硅6英寸襯底,從當季度開始到2023年底交付。歐陽忠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天域半導體4-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年產能達12萬片,是國內[敏感詞]實現4-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量產的廠商,年產值10億元。
同時,隨著第三代半導體市場進入爆發期,向來低調的天域半導體也進入了投資人的視野。
2021年7月,天域半導體獲得了華為哈勃的天使輪融資;2022年6月,公司宣布完成第二輪和第三輪的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工作。其中,第二輪戰投為比亞迪、上汽尚頎等,第三輪戰投為海爾資本、晨道資本、東莞大中和申能欣銳等。
[敏感詞]消息是,天域半導體官宣了一筆約12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海富產業基金管理的中國比利時基金、廣東粵科投、南昌產業投資集團、嘉元科技、招商資本、乾創資本等。至此,天域半導體身后集聚了一大批投資人,涉及頭部產業資本、財務投資人和地方國資平臺。據知情投資人透露,天域半導體[敏感詞]估值接近130億,堪稱超級獨角獸。
作為投資方之一,海富產業基金表示,天域半導體是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敏感詞]老兵,歷經了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這份難得的戰略定性即是團隊堅韌氣質的體現,也是對行業趨勢理性判斷的結果。此外,天域半導體在供應鏈安全保障方面也體現了戰術先發,即保持了與海外大廠的持續良好合作,還與國內新興供應商積極建立合作關系,更為本土新興廠商提供產業化測試和產品優化的土壤。
東莞在搞半導體?
VC開始來出差找項目了
提到東莞,大家依舊最先想到的是“世界工廠”。
作為全球[敏感詞]的制造業基地之一,東莞可以隨處看到生產服裝、食品、家具的工廠。近幾年,被譽為“創業教父”的李澤湘教授聯手一眾學者創立了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培育了海柔創新、云鯨智能等明星機器人公司,更有華為終端、匯川科技、拓斯達等一大批具有行業突出影響力的企業在東莞松山湖發展壯大。由此,松山湖也悄然成為了東莞產業升級的一張燙金名片。
但是,外界對東莞的芯片產業卻鮮少提及,只有專注芯片方向的投資人知道這座城市有哪些寶藏芯片公司。實際上,東莞在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上花費了不少功夫,也跑出了一批頗具特色的芯片公司。
比如利揚芯片。2010年,有過成功創業經歷的黃江在東莞成立了利揚芯片,專門做芯片測試,主要提供包括集成電路測試方案開發、12 英寸及8 英寸等晶圓測試服務、芯片成品測試服務以及與集成電路測試相關的配套服務。一路走來,利揚芯片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第三方芯片測試服務商之一,身后更是有達晨財智、中興創投、中芯聚源等投資方跟隨。2020年,利揚芯片登陸了科創板,成為[敏感詞]在科創板上市的集成電路測試企業。
還有國內高性能時鐘芯片供應商大普通信,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東莞松山湖,致力于研究時鐘芯片、高穩時鐘、時間服務器和射頻無源器件等核心技術及產品解決方案。趁著國內掀起半導體投資熱潮,大普通信也先后完成了數輪融資,背后投資方包括華登國際、華控基金、聯通創投、上海科創基金、嘉御資本、粵財基金等。
此外,松山湖還集聚了東莞市90%以上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創新資源,初步搭建了以“半導體設計和封測”為核心的產業格局,挖掘培育了一批優秀集成電路企業,包括芯片設計領域上市企業賽微微電子、中國內存市場龍頭企業記憶科技、中國臺灣上市公司盛群半導體大陸總部合泰半導體等。
不止如此,東莞正著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目標是成為第三代半導體南方重鎮。早在2016年9月,中國第三代半導體南方基地在東莞啟動,這是國家繼北京順義基地之后在全國設立的第二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
在“東莞市發展半導體戰略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中,東莞市目標到2025年實現半導體產業收入超800億,22-25年期間,年均增速超過25%,實現一批營業收入超10億的半導體企業,并將“第三代半導體突破工程”列為行動計劃重點工程的[敏感詞]項。
目前,東莞在設備、材料和應用開發方面形成了以散裂中子源、阿秒先進激光、南方先進光源為代表的半導體裝備集群。同時,東莞依靠自身配套完整、規模龐大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了中鎵半導體、天域半導體、中圖半導體等一批國內知名的半導體龍頭企業。
“東莞的半導體產業還處于價值洼地,很多公司低調卻很有實力。”一位常年關注半導體方向的投資人透露。事實證明,VC圈也開始意識到東莞的芯片公司,并開始陸續出差東莞找項目。
投資界VC情報局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時間里,長工微電子、清芯半導體、中科匯珠等十余家公司接連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其中,中科匯珠則是在天使輪拿到了1.5億人民幣。2022年底,中科匯珠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SiC及相關材料團隊的產業化公司,專注研發SiC外延材料。據悉,這一輪融資由國投集團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共同發起設立、國投創合管理的基金領投,力合資本、深創投、中信建投資本、耀途資本等國內知名投資機構跟投。
大灣區集體發力半導體
追趕長三角
眼下,從東莞到整個大灣區,都不約而同地吹響了振興半導體產業的號角。
“珠三角為何在半導體上落后于長三角?”這一疑問曾經深深刺痛著珠三角產業界,也暴露了珠三角在半導體產業鏈的技術短板。當長三角在半導體高歌猛進時,以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為代表的珠三角卻幾乎在半導體產業上隱身。
一位資深投資人分析道,珠三角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不平衡,設計產業很大,芯片制造產業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發、高端科技支撐不足,芯片人才供給體系不完善,總體競爭力受到影響。
這一點,不少本地投資人感受深刻。以往在他們的接觸中,不少初創公司可能拿著來自珠三角的投資,卻傾向于在長三角落戶。
深圳一家早期投資機構合伙人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前幾年,該合伙人十分看重的一個光芯片相關的初創公司,在完成天使輪投資之后選擇落在了長三角。“我們投的芯片公司常常被長三角‘挖走’,或是因為政策、或是考慮封裝便利,各種原因也讓我們很無奈。”
對此,珠三角產業界一直在反思。粵澳半導體產業基金、執行事務合伙人李進先曾分析,廣東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發展薄弱,是因為其過度市場化和開放,集成電路產業在制造端相對周期更長、投入量更大。因此,廣東需要在制造端和封裝端做資金和資源都比較重度的投資,同時還要找一些項目導入到大灣區。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新增晶圓廠和封裝廠的項目是未來大灣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心。
發力雖晚,但珠三角發展集成電路的決心已定。作為創投環境最為活躍的城市,深圳在半導體設計領域一枝獨秀,擁有近400家設計公司。尤其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深圳已經集聚了中芯國際、比亞迪、昂納科技、金泰克、基本半導體、納微半導體、拉普拉斯等重點企業,第三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初成規模。
而身為省會的廣州,近年來后勁十足。典型的案例之一便是,粵芯半導體補足了珠三角在12寸晶圓制造缺失的短板。2017年,粵芯半導體在廣州成立,隨即火速實現量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敏感詞]一家專注于模擬芯片領域和進入全面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
短短幾年時間,公司身后聚集了一個超豪華的投資人陣容,既有長長的市場化投資機構,也有廣州當地產業基金撐腰,更是不乏汽車、工業領域赫赫有名的產業資本,投資機構數量之多,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2022年底,粵芯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戰略融資,躋身半導體超級獨角獸行列。
“粵芯半導體投產啟動標志著廣州可生產在地芯片,填補了之前廣東、廣州芯片生產空白,是‘廣州[敏感詞]芯’。之后我們可以直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客戶群。”粵芯半導體副總裁李海明曾向《廣州日報》如此評價。在今年新春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被寄予厚望的粵芯半導體更是立下軍令狀表示,加快三期項目建設,爭取2023年年底設備搬入、明年投產。
以深圳、廣州為起點,整個大灣區的集成電路產業建設如火如荼。有著巨大應用市場空間的制造之都佛山也不甘落后。根據佛山發布的《佛山市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而珠海,雖然依靠MP3、MP4、智能手表、藍牙耳機、智能音箱等消費類芯片混得風生水起,也在奮力補足自身制造、封測方面的缺陷。《珠海市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珠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模達到1000億元”。
看到這一幕,不少投資人十分感慨:為了集成電路,大灣區真的拼了。“廣東歷來是一個很務實的地區,也是國內市場化程度[敏感詞]的區域之一。既然政府下了決心,無論是政策、方式方法,以及產業發展模式等方面,都會不斷做優化。”一位關注芯片產業的投資老兵曾如是說道。
資本方面,以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為代表的一批省、市、區級產業基金紛紛落地。這幾年,上海武岳峰基金、中芯聚源和華登國際三家業內知名半導體創投機構紛紛趕來大灣區設立基金、出手投項目,魄力十足。
在海富產業基金看來,廣東省已形成了“補晶圓加工存量短板,同時以第三代半導體作為增量突破口”的產業發展共識,并把第三代半導體當作發展的重心。目前,珠三角是國內少有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初步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地區,特別是在材料、設備以及應用開發等方面已具備一定優勢。須知道,第三代半導體還處于發展初期,無論是長三角還是大灣區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布局得當,大灣區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并跑、甚至領跑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不過,中國半導體崛起是一場漫長的征程。過去一度缺席的珠三角,還有一段路程要走。“趕超京滬,全國[敏感詞]。”最近接觸了廣深多家引導基金后,一位來自北京的投資人感嘆,這片土地正在漸漸重拾昔日制造業的榮光。
本文轉載自投資界,僅供交流學習之用,如有任何疑問,敬請與我們聯系。
友情鏈接: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