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半導體“卡脖子”會成為中國科技領域最熱關鍵詞;4年后,當很多人感到“國產芯”困難重重時,中國半導體產業已邁出關鍵性的一步,出現國內[敏感詞]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
提及TCL,或許多數人[敏感詞]印象是,電視、冰箱、洗衣機。誕生于40年前的TCL,從惠州一家生產磁帶的小公司起步,花費40多年時間,一步步成長為揚名全球的家電科技巨頭。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TCL的另一面其實是半導體科技巨頭。
時間拉回到2009年,彼時TCL歷經28年發展,早已躍居為中國[敏感詞]、全球前五的電視廠商。但“缺屏”卻是中國電視廠商的共同難題,因為屏幕背后的半導體研發與制造等諸多關鍵技術都卡在日韓廠商手中。所以,中國電視廠商普遍面臨的是“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錢”。
要改變產業格局,提升產業“話語權”,就必須往上游走。正是那一年,TCL開始了半導體顯示產業布局。先是建成投產了TCL液晶模組一體化工廠,緊接著啟動了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與此同時,TCL華星正式成立,切入半導體顯示領域。
歷經十余年的發展,TCL先后通過收購、并購的方式,將華睿光電、廣東聚華等半導體顯示企業聚集于旗下,一步步拓展其半導體顯示產業布局。時至今日,半導體顯示已成為TCL旗下核心的業務,在行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份量。
作為TCL半導體顯示的“排頭兵”,華星光電的高速成長是其發展的縮影。目前,華星光電已打造TV顯示、中小尺寸顯示、商業顯示和創新技術等產品線。
在TV顯示、商業顯示等大尺寸業務上,華星光電已占據TV面板市場份額全球第二的位置,不少產品也高居全球榜首,如55 吋、75 吋產品份額全球[敏感詞],8K 和 120Hz高端電視面板市場份額穩居全球[敏感詞],交互白板市場份額全球[敏感詞]。
與此同時,在小尺寸領域,TCL也是華為、小米、三星等諸多科技廠商的重要供應商。正因如此,華星光電的崛起一度被稱贊為“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史詩性崛起”的代表性案例。
超前部署半導體顯示后,TCL在半導體全產業鏈上布局的腳步遠未停止。2020年,宣布開啟“芯能”戰略的TCL,收購天津中環,并同步將芯片制造企業天津環鑫收入囊中。2021年,TCL成立TCL微芯半導體公司,進一步布局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半導體功率器件等領域。至此,TCL已實現從上游的芯片材料到中游的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再到下游的芯片應用全產業鏈布局,橫跨SOC、顯示機芯、電控芯片等領域。
那么完成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布局后,TCL在半導體領域到底有多強?
目前,在芯片上游,TCL中環已坐擁8家半導體高新技術企業、1個[敏感詞]半導體技術中心、3個省部級半導體研發中心。依托TCL中環對半導體材料的持續攻關,TCL的區熔硅單晶硅片市場份額已高居全國[敏感詞]、全球第三。可以這樣說,如今的TCL可以依托自身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實現自給自足,掌握核心命脈。
近年來,面對國外在半導體上的極限打壓,國產芯片破局愈發困難。而隨著中芯國際、華為、TCL等在芯片領域的深入布局,芯片國產化替代已在悄然發生。
10年前,《連線》雜志曾預言,中國可能會在芯片領域被“卡脖子”。當時,雜志中這樣描述,“試想,一個國家需要完全依靠從一個與之有著經濟往來不穩定的國家進口某種珍貴商品,而且沒有這種商品,其整個社會將被迫停頓。假如這個國家是中國,與之有沖突的國家是美國,而該商品就是芯片。”
通過這個預言,不難看出,我國芯片之所以被屢屢“卡脖子”,不僅僅是因為單個環節容易被卡,如芯片制造設備、芯片材料等,更在于全產業鏈未打通,單個環節與單點創新突破,難以形成產業鏈協同的價值。
實際上,在我國芯片產業鏈中,如今已涌現出一些的優秀科技企業,芯片材料有中有TCL中環,芯片制造有中芯國際,芯片設計有海思等。但囿于產業鏈協同難題,依然導致我國科技企業面臨一輪輪“芯片”制裁。
從這個層面來看,TCL打造出我國[敏感詞]家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布局,無疑是踏出了“國產芯”關鍵一步。
對TCL而言,依托于愈發完備的產業鏈集群,上下游企業可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產能優勢與產品優勢,不再受制于人,整合打出更具力量的“重拳”。如在芯片設計、封測等領域的摩星半導體與環鑫半導體緊密配合,全面布局多媒體SoC、顯示驅動芯片、TCON芯片等領域。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這也[敏感詞]激發出了TCL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的協同效應,為TCL的智能終端產品帶來[敏感詞]的體驗提升。
在全球化競爭格局中,科技從來都是國家強盛與民族企業復興的基座。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國家重大科技戰略的推進,芯片發展的自力更生早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而作為我國半導體科技巨頭,TCL積極響應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助力民族科技走向全球,背后彰顯的正是企業敢于擔當、勇于擔責的責任感。
正如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所言,“中國制造要從輸出產品轉變為輸出工業能力,帶動國內材料、器件、裝備出口,通過布局全球產業鏈,打破貿易壁壘,提高全球化經營能力。”如此來看,TCL深入布局智能終端、半導體等核心技術產業,追求推動產業的進階,正是擔當企業責任的扎實落地。
回溯TCL近40年的發展,不難發現,其“轉型升級”從不止步,從剛開始的電子裝配企業,再到家電科技企業,再到如今成為中國[敏感詞]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布局企業,每一步都踏準了節拍。這些轉型升級的背后,隱含的主線其實是,TCL始終追求以科技鑄就企業實力,推動產業的向上,助推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生根落地”。因此可以預見的是,隨著TCL們的持續深耕,國產芯片的崛起不再是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網絡,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薩科微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