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755-83044319
發布時間:2022-03-17作者來源:薩科微瀏覽:1868
ICCAD是中國半導體業年度大聚會。
在山城重慶舉辦的2020年ICCAD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的重量級報告呈現出了在新常態下中國IC設計業的現狀:2020年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達到了2218家,較2019年增加了438家,銷售額增長23.9%,較2019年提升4.1%;布局也在發生變化,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傳統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聚集地外,無錫、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漢、蘇州、合肥、廈門等城市的設計類企業數量都超過了100家。同時,中國開始進入以CPU為代表的高端芯片領域。盡管差距仍在,但國產CPU由專用領域轉向公開市場領域,是具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
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格局已造成深刻的影響,并極大促進了EDA/IP、代工和封測的聯動效應。
已持續2年多的中美貿易摩擦讓中國半導體人士更加意識到EDA/IP的重要性。
目前,Synopsys、Cadence和Mentor(即將改名為Siemens EDA)三大巨頭占據著EDA領域95%的市場份額;在IP領域,ARM(Softbank)、Synopsys和Cadence穩居全球前三位。
在ICCAD會議魏少軍教授的報告中顯示,中國國產EDA繼模擬全流程設計工具開始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在數字電路流程上也形成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單點工具。“相信再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數字電路全流程設計工具。”他表示。
在2020 ICCAD會議期間,EDN和EETimes采訪了多家EDA/IP企業管理者。在EDA領域,包括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凌琳、芯華章(X-EPIC)董事長兼CEO王禮賓、國微集團旗下國微思爾芯(S2C) CEO林俊雄、鴻芯微納CTO王宇成;在IP領域,包括芯原股份(VeriSilicon)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賽昉科技(StarFive)CEO徐滔、四川和芯微電子(IPGoal)董事長/CEO鄒錚賢、安謀中國(ArmChina)產品研發常務副總裁劉澍、以及成都銳成芯微(ACTT)CEO沈莉。
EDA篇
Mentor:西門子帶來超越EDA的專業化資源
Mentor,A Siemens Business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凌琳
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將在2021年1月更名為Siemens EDA。
越來越多的EDA廠商開始談論的開源概念,凌琳認為,開源做法主要集中在一些技術做得好的初創公司中,他們把一些基本功能部分開源給設計者試用,如果需要更多功能時則需要購買。
利用新型EDA工具確實可以做出不一樣的產品,或者說達到不同的效果,但從幾家EDA大廠的成本架構來看,雖然純利很高,但也是研發成本投入[敏感詞]的一類企業。高投入帶來高度集中化,包括購買技術資產和研發投入。新創公司在開源的同時如果不能保證營收,未來大概率會被大公司并購。凌琳認為,EDA完全開源或者是免費從商務模式來看可能性不大,至少不會把最精華的部分開源。
[敏感詞]存在開源和協同可能的研發類型,是與高校之間研究性質的合作開發。比如在美國,一些高校會跟EDA公司合作開發項目,研發工具引擎或算法,院校、教授和公司之間進行交叉授權。
在2016年西門子收購Mentor后,業界也很期待工業巨頭和EDA巨頭的結合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能不能做到其他兩家純EDA公司做不到的事情?“其實從西門子收購Mentor之初就表露出一個愿景,就是打造一個更完整的閉環設計平臺。Mentor專注的EDA、IC和系統設計,都是這個平臺的一部分,”凌琳表示,“EDA是一個永遠需要創新的行業,在過去的一年中雖然受疫情影響,但Mentor在西門子的支持下收購了一些EDA公司,擴充了其工具產品線,并歸屬Mentor管理。”對于用戶來說,最直觀的體驗是他的芯片不單能在一個系統里展現效能,這個子系統在另外的超級系統里面也會扮演一個角色,“這超越了MentorIC設計的專業化資源,包括機械設計、系統熱力等數據分析、服務都可以通過該平臺完成,這就是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的使命。”
目前EDA和工業軟件的結合還處于探索階段,不過在某些特定領域已經實現串聯,例如在印刷電路板(PCB)工廠中,以及[敏感詞]工藝晶圓制造中專業的制造流程軟件。幾年西門子提出的“數字化孿生”概念其實不是EDA行業的標準用語,而源自西門子PLM,指的是把設計模型到物理世界的模型完全影射,包括所有數據的管理。不過這個概念有一點跟EDA相通,“EDA以前都是設計檢查,后來演變成為必須建模,需要針對材料、物理現象等去操作。相當于把物理世界的現象跟數字化的設計模型結合起來統一管理。”凌琳解釋道,無論半導體的材料、工藝制程如何變化,都可以將模擬到、仿真到的參數表征化,再生產。
芯華章:以云和AI為本,進入EDA 2.0時代
芯華章(X-EPIC)董事長兼CEO王禮賓
2020年3月剛成立的本土EDA企業芯華章,在今年11月發布了[敏感詞]EDA產品“靈動”(EpicElf)以及國內率先支持國產計算機架構的全新仿真技術,已經在國產飛騰服務器上通過驗證,能兼容當前產業生態,并面向未來有助于支持下一代計算機架構,是中國建設自主研發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的里程碑之一。
包括其創始人王禮賓在內的多位芯華章高管,都曾在Synopsys、Cadence等公司擔任要職。面對海外EDA巨頭在技術、人才和客戶資源長期積累的優勢,本土廠商如何用更前沿的想法來突破?
王禮賓提出了“EDA2.0”概念。
他認為30年來業界普遍使用的都是EDA1.0。30年前的技術現在看來其實很落后,不管是算法還是架構基礎發展了這么多年還無法擺脫,因為客戶群體太大,只能在更新時不斷累加。“尤其是仿真器,幾乎所有做芯片的都需要做前端仿真,現在用[敏感詞]的UVM,以前的VM雖然沒用了也只能繼續放在里面。”王禮賓分析到。云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將促進EDA工具的進化,但是對EDA 1.0時代的工具很難進行整體改造。
據透露,芯華章新加入的一位高管,在EDA行業有30年研發經驗,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熟悉EDA工具對AI功能的加載。王禮賓表示EDA2.0的標志是可采用AI技術,從底層架構開始改變整個工具,包括充分利用云端服務器的算力來支持仿真、設計和驗證。這是芯華章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
王禮賓認為未來的EDA技術一定是智能化的,現在只是自動化。目前芯華章在做的融合AI、云技術的EDA可以說是1.X,在自動化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智能化,解決1.0中存在一些固有問題。“完全智能化是[敏感詞]目標,將來的EDA2.0需要在1.X的基礎上進行融合。因為現在驗證技術分軟件仿真、硬件仿真以及原型,具體用哪種技術往往需要人依據經驗來判斷,而將來的智能技術不再依賴人工選擇,”他表示,“在技術積累的問題上,不能靜止地去看發展。今天再開發一個EDA工具,為什么要用30年前的技術?我們從來不說去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因為我們的賽道、想法和技術起點都完全不一樣,但目的一致。”目前,芯華章招聘的人才也不僅限EDA,還包括互聯網、人工智能、云方面的專家,通過融合他們的架構、思想、算法和現有EDA,用非傳統技術,做出創新的工具,讓芯片設計更簡單、更普惠。
當談到加速創新,芯華章認為開源不僅在EDA,對于整個科技界都是一個大趨勢。他們在EDA工具開源上做了不少推進,其目的很明確:國內研究EDA人員累計約一千多人,芯華章希望把大家發動起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做開源之前也很糾結開源哪一部分,因為商業公司始終需要盈利,所以目前開源和商業的部分是分開的。”王禮賓說到,芯華章在短時間內發布了開源仿真器EpicSim,并運用一些先進辦法將其速度在一個月內提高一倍,讓業界看到了新EDA技術的不同。
對于開源和商業之間的平衡,王禮賓表示,“我們可能是中國[敏感詞]家做開源EDA工具的EDA公司,但不是一個開源的公司,開源不是我們的盈利模式。”開源對芯華章來說是另外一種模式,可以理解為降低EDA使用門檻和創新門檻的一種生態構建。
從2020年3月到現在,芯華章已獲得三輪融資。對這些融資的用途,王禮賓認為,EDA是一個高投入、長周期的行業,所以做EDA需要有恒心、有耐心、有追求的人,才能做得長久。因為這個行業人才太少,能成為EDA專家級的人更少,所以芯華章目前為止[敏感詞]的投資還是在人力上面,占到總投入的70%以上。“EDA公司從來都不會是一個重資產公司,最重的都是人。”
融資的另外一個用途,就是構建硬件驗證云。據悉這是由一組硬件仿真器組成的硬件云,主要目的是幫助中小客戶,應對仿真高峰期的需求。
國微集團:打造本土化數字全流程EDA
國微集團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半導體控股集團,其業務主要覆蓋安全芯片設計及應用、EDA系統研發及應用、FPGA快速原型驗證及仿真系統研發及應用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產品研發和生產等。2018年,國微集團收購上海國微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微思爾芯),其是國內最早成立的EDA公司之一,成立已有17年,專注數字電路芯片原型驗證。在2018年,國微集團參股并管理的EDA后端設計軟件研發公司深圳鴻芯微納,該公司主要研發布局布線工具,目前完成數字集成電路EDA平臺關鍵節點的技術部署,實現國有半導體產業鏈在這一關鍵環節的技術突破。
國微思爾芯CEO林俊雄表示,公司自2018年被國微集團收購之后,開始在數字電路驗證領域研發多樣化的EDA產品,致力于打造數字全流程EDA平臺,以填補目前國內EDA行業的不足之處。數字全流程EDA主要分設計跟驗證兩部分,“作為兄弟單位,國微思爾芯和鴻芯微納之間是互補,并且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流程。”鴻芯微納主要是設計工具,而設計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完整的驗證。全流程里還包括邏輯綜合、時序分析功能,國微思爾芯也需要鴻芯微納的大規模綜合能力。
國微思爾芯(S2C)CEO林俊雄
鴻芯微納CTO王宇成表示,目前公司專注在支持邏輯綜合、布局布線,工具已經可以支持國內國外多家半導體制造廠商的工藝,包括7nm的先進工藝。“目前公司在國內跟一些頭部企業緊密合作,致力于本土化、定制化方面的開發。從工具的性能跟功能上來說,已經完全可以達到PK國外對應產品的能力。”在EDA本土化方面,王宇成認為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這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在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EDA工具一旦被卡脖子沒有解決方案的話,整個產業鏈就會全斷掉。”以布局布線和數字解決方案的全流程工具來說,國外也是通過二十多年技術積累和迭代才有了今天這么多工具,所以EDA設計門檻非常高,復雜度也很大。
追溯到三十幾年前,國內為了實現EDA工具國產化,推出了“熊貓計劃”,但當初國內整個集成電路設計的外部環境不夠成熟,多用于研究,沒有形成產品。如今國內市場對EDA工具的需求日趨成熟,國內EDA企業的技術研發內功也日趨成熟,“從鴻芯微納的角度來看,[敏感詞]步是解決有與沒有的問題,這個回答是肯定的;第二步是有了以后能否持續發展,包括人才團隊、技術的持續迭代。通過三年多的修煉,證明我們已經具備這樣的內功。”王宇成說到。
鴻芯微納CTO王宇成
然而EDA的國產化并不是終點,最終目的是要在全世界的供應鏈或者全球分工上扮演重要角色,“閉門造車或內循環,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從研發人員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PK全球最領先的技術,而不是跟他們分割。”王宇成表示,從工具使用者的角度來講,國內很多公司設計水平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或者在某些特定領域是領先的,他們有很多自研的算法和技術,但是涉及商業機密不能共享。鴻芯微納的目標是跟客戶共同開發,從而達到定制化的效果,這是國外廠商無法提供的本土化、定制化優勢。
對于國外EDA三巨頭以并購發展的模式,國內廠商是否需要效仿并開始布局?王宇成認為,收購要有策略,早期的美國EDA公司都是通過收購很多小公司的工具拼出來的流程,過去可以那樣做是因為當時的制造工藝水平還在65納米或更前,而現在FinFET工藝下的設計流程復雜度高,很難做到單純的拼湊。另外通過單純收購拼起來的工具,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重新搭建流程,不能[敏感詞]的滿足客戶需求,“而且國內廠商也沒有時間再花二十年拼一個工具。所以說可以通過收購滿足市場需求,但是要在一個先進的架構基礎上,只要不是在整個流程架構上起決定性作用的點工具,完全可以通過收購來完成。”
林俊雄表示,國微旗下有些公司在起步過程中就開始了相互合作,很多事情需要一個“對的時間”。因為今年整個EDA生態、投資環境非常熱,包括人員的投入和資金的投入,由此導致的一些惡性競爭也提高了各個方面的成本,尤其是人才成本。他認為現在做并購、收購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而當生態環境再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水到渠成。“現在大家還是把一些重要的流程,比如說設計、驗證或者數字環節,先發揮自身優勢做好,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再強強聯合。”
由于這幾年中國的芯片設計行業增長迅速,需求旺盛,如何制定客戶策略?林俊雄表示,國微思爾芯主要是根據各個產品的成熟度來定制策略。例如其主要的原型驗證解決方案產品已有17年的歷史,無論是中小微客戶還是大型客戶,國內還是國外都可以支持;但對于一些新的EDA工具,則會先找一些愿意配合的客戶,跟他們一起制定基本規格,用定制化的服務方式把客戶的項目做好,之后再開始推廣到更多的客戶群體。
IP篇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IPnest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IP廠商的營收排名,目前全球主要IP 供應商包括Arm、Synopsys、Cadence、SST、Imagination Technologies、CEVA、VeriSilicon、Achronix、Rambus和eMemory。
芯原股份:萬物信聯與Chiplet
芯原股份(VeriSilicon)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
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認為有兩件事需得到整個半導體業界的重視:一是萬物信聯,二是Chiplet。
2020年8月18日,頂著“中國芯片IP[敏感詞]股”光環的芯原股份在科創板上市。芯原目前擁有5大數字IP,包括GPUIP、NPU IP、VPU IP、DSP IP和ISP IP;共計 1400多個數模混合IP和射頻IP,全球范圍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8項、商標74項;在中國境內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32項、軟件著作權12項以及豐富的技術秘密儲備。
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再到萬物信聯,對應的是從云計算到霧計算,再到邊緣計算。原先大家都認為AI訓練必須在云上,其實不然,在2020年的松山湖IC創新高峰論壇上,戴偉民就談到了邊緣計算的問題,原理是用開源的硬件模塊做一個安全和分布式計算,把大量邊緣AI設備算力利用起來。這里的邊緣計算涉及到很多隱私信息,因此一定要安全可靠,就是現在“信創”專注的事。
他認為在邊緣端上做訓練數據很重要,隱私數據本不該傳到云端。據悉谷歌一直在此領域研究,而芯原則是國內的推動者,“要讓大家相信就必須開源,讓所有人都能監督,”戴偉民說到,“大量數據實時收集,一定要有軟硬件協同的產品。芯原是做平臺的,不做產品,所以我們提供開源模塊,希望有人來做。”至于國內的[敏感詞]人選,首推比較開放、愿意嘗試新事物的小米。
為什么要做Chiplet?可以參考這項技術的領跑者AMD對英特爾的成功追趕。AMD推出了大量高集成度的芯片,同時也接受了Chiplet,很好地證明了Chiplet的發展前景。根據Omdia的[敏感詞]報告,Chiplet處理器芯片的全球市場規模正在井噴式增長,預計到2024年會達到58億美元,2035年則超過570億美元。
整體來看,盡管芯原的IP銷售量不是最多的,但種類非常豐富,這完美的契合了Chiplet這種異構集成的IP復用模式。戴偉民認為,并非每種芯片都需要5nm這樣的[敏感詞]工藝,因為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負擔起5nm工藝的成本,于是Chiplet這種將不同工藝節點的die混封的新形態,成為了未來芯片的重要趨勢之一。
基于芯原技術優勢和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特點,戴偉民提出了“IPas a Chiplet(IaaC)”理念,旨在以Chiplet實現特殊功能IP,通過“即插即用、模塊化組裝”方式,解決7nm及以下先進工藝中的性能與成本平衡,降低較大規模芯片的設計時間和風險。據悉,芯原股份5nm相關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
對于RISC-VIP核,則“會帶來更好的機遇,補上最薄弱的CPU環節。”戴偉民介紹到,在物聯網碎片化環境中,開源指令集的RISC-V架構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據悉,早在2018年,芯原股份就牽頭成立中國RISC-V產業聯盟(CRVIC),作為首任理事長單位,公司已投資中國[敏感詞]家專業RISC-VIP公司芯來智融。
賽昉科技:RISC-V產品和平臺日益成熟
賽昉科技(StarFive)CEO徐滔
提到RISC-V,就不得不提到賽昉科技,該公司CEO徐滔表示,賽昉作為一家獨立的本土公司,其決策、運營都是獨立的。這家2018年8月成立的公司兩年來致力于推動中國RISC-V生態、開發本土化的RISC-V產品,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除了豐富的RISC-VIP核產品線,賽昉還有軟件、開發板以及基于RISC-V的芯片平臺。
按照徐滔的介紹,2020年賽昉推出了三款主要產品和平臺,包括:[敏感詞],今年初3月推出MCU級別的滿天星計劃,使得整個業界能夠以極低的成本使用到RISC-V核;第二,今年9月推出芯片平臺:驚鴻7100,是全球[敏感詞]高性能的RISC-V人工智能視覺處理平臺;第三,今年12月發布的天樞系列處理器,顛覆了業界認為RISC-V僅限于IoT方面應用的認知。“滿天星計劃是一個低端的生態,驚鴻7100是面向多媒體的音視頻的應用,可以說是中高端,到了天樞則完全是高端的應用。我們的產品和平臺分層次、從不同領域推動整個RISC-V生態的發展。”他表示。
目前RISC-V最缺的是生態,而生態需要開發板和社區,一塊好的開發板,對賦能整個開源社區起到極大的作用,兩年前SiFive的開發板賣近千美金仍供不應求。“所有工作都是開源社區的參與者完成,并不是哪家特定公司,足見開源社區的力量之大。”徐滔說到,驚鴻7100也秉承這個思路,有資源、有開發板、有人來組織,通過開源社區共同創建RISC-V在AIoT方面的生態。
在營收模式問題上,作為開源的RISC-V,如何盈利呢?徐滔解釋道,RISC-V開源和EDA開源不同,EDA可能是開源數萬行的代碼,而RISC-V本質上只是標準開源,指令集寫滿了也就是兩頁紙。正因為標準是統一的,很容易做出要做的芯片,所以大家都在里面尋求可能的盈利點。“賽昉作為商業公司,開源只是一個手段,但在芯片平臺和垂直領域給客戶提供有價值的解決方案,是我們今后的一個盈利點。”
例如,如何在通訊領域發揮RISC-V的優勢?做通訊處理器并不需要所有的RISC-V指令級擴展,但會逐年擴展,用戶缺了哪方面的拓展,可以通過RISC-V基金會把那部分標準變成通訊擴展標準。如果能把這個指令做好,那它就是RISC-V的一個子級,使它真正成為通訊領域里的一個標準,“這帶來的價值非常大,因為標準開源是[敏感詞]層次的創新。”徐滔表示。
安謀中國(Arm China):自研IP和完善生態相結合
安謀中國(Arm China)研發常務副總裁劉澍
安謀中國自成立起就備受關注,過去幾年他們除了一直在中國進行Arm技術推廣和生態培育,還把更多的研發放在中國完成,例如此前推出的周易AIPU、山海物聯網方案和星辰CPU,以及最近剛發布自主設計的玲瓏ISP處理器。劉澍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和模式,不斷支持Arm生態在中國的建設,更好地支持本土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和自我獨立創新。
在劉澍看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是以市場應用來促進創新的。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個科研企業,做出來的產品再好,但是沒有用戶使用或沒有市場驗證,更新迭代就會受到極大阻礙。尤其是開發IP產品時,要特別注重傾聽市場和客戶的聲音,閉門造車會導致產品與最終的應用產生偏差。“在外部大環境影響下,之前被境外廠商占據的一些芯片市場被釋放出來,這是中國國內半導體廠商實現快速迭代跟反饋的機會,升級和經驗累積的周期都會比過去要縮短1/2。”
過去三年,安謀中國的自研產品完成了從PPT階段到真實量產階段的[敏感詞]步。至于接下去會不會有更多的自研IP?“整個計算平臺的未來一定是異構計算的天下,如何讓這些平臺更適用于不同的市場和場景,是安謀中國可以做的。過去ArmIP聚焦在傳統消費電子、手機領域,最近在服務器上的應用則證明了高性能計算Arm內核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將來可應用在汽車自動駕駛等其他不同的智能運算上。我們希望以前的IP也能夠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場景和應用,但是不能平移,需要精細化、定制化,做得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劉澍表示。
當前國家給了半導體行業很多的政策支持,作為IP企業,希望獲得什么樣的政策支持?劉澍表示,芯片行業里做IP的是苦累活,投入時間長,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投其他產品一兩年會出結果,然后上市。安謀中國2018年成立,做到今天才有產品量產。“任何一款IP從開發出來到芯片量產,至少三年,這對投資的吸引力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但我認為這不是壞事,因為做IP是基礎技術的研究,雖然不時髦,但參與的人也少,相對來說競爭也少。就像馬拉松能夠堅持到終點的人并不多。有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支持當然更好,但也要有耐力一直堅持下去。”
和芯微:用成熟IP服務中小企業
和芯微(IPGoal)董事長/CEO鄒錚賢
四川和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4年,專注于高速高精度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IP的研發、推廣和授權,是中國大陸[敏感詞]家掌握USB 2.0和音頻編解碼核心技術并實現批量生產的企業。2010年推出USB3.0IP產品,成為國內[敏感詞]擁有該技術的企業。
十幾年來,和芯微定位為有SoC設計經驗的IP定制企業,專注服務中國中小企業,“有人拿我們跟別的公司比,其實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用我們的IP,而且多用在早期,和芯微是他們成功道路的一個助力。”該公司董事長/CEO鄒錚賢說到,“國內中小企業數量非常多,策略上,我們選用相對較成熟的技術服務他們,而不是盯著一些最[敏感詞]的技術,這是與國際大廠不一樣的地方。”這種模式需要培養足夠體量的服務團隊,因為國內有這類服務需求的企業太多,談不上同行之間的競爭。做好IP定制服務的核心就是品控,同時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如果有一天他們脫離了我們服務范圍,我們也祝福他們走向更成功。”
這一兩年,國內的半導體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整個行業的待遇都在拔高,對和芯微這樣的本土IP公司帶來了一些壓力。鄒錚賢表示,IP大都是項目式的業務,所以毛利其實并不高,這么低的毛利是無法支撐整個行業薪水體系的。很多公司靠燒投資人的錢在支撐,也虧得起,“但和芯微從成立至今都是盈利的,從公司股東層面來說并沒有指望賺錢,所以整個團隊可以全力以赴為自己做事,某種意義是在給自己打工。”另一方面,鄒錚賢強調不能對客戶殺雞取卵,因為中小企業資金有限。
針對目前出現很多初創型模擬企業,以及一些國內老牌模擬芯片企業上市的現象,鄒錚賢認為,做模擬IP跟做模擬芯片有一個本質區別,就是IP不是核心競爭力。如果IP成為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那么作為核心IP都想自研。即便把IP做到全世界通用,也不是芯片的核心競爭力。“無論華為、三星、高通和蘋果等都是用Arm,但Arm本身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嗎?我認為不是。”目前,和芯微服務的絕大多數企業是數字芯片或SoC公司,做通用IP讓用戶可以互用。
說到國產替代,鄒錚賢認為IP的替代比產品的替代更難,因為高端IP的研發投入非常大,尤其是要突破知識產權的壁壘,所以國產替代談得更多的還是器件級別的替代,因為各類器件中分很多層次,替代一定是從低階開始,再到中階高階。“當然也有國內同行在做一些特別高端的IP,例如5納米、7納米,與國際一流公司PK,挑戰是巨大的。”
銳芯成微:深耕模擬IP,不斷精進
成都銳成芯微(ACTT)CEO沈莉
銳成芯微是總部在成都的一家IP公司,已成立9年,主要致力于低功耗、物聯網應用相關的模擬、射頻、存儲及接口類IP,能夠提供全套NB-IoT/超低功耗物聯網模擬IP解決方案。該公司CEO沈莉表示,公司專注在偏物理、偏模擬的IP,目前主要的應用方向是以物聯網,蜂窩網絡或智能家居、可穿戴市場,未來可能在智能汽車、醫療電子等方面拓展。
半導體行業的特點是整個產業鏈非常長,EDA和IP處于設計鏈的最前端。過去幾十年來,支持中國半導體的發展大部分還是來自于國際EDA/IP企業。如今,中國的半導體產品需求日趨旺盛,一些差異化的產品線國際領先廠商并不會特別關注。隨著國際形勢的巨變,在國產替代大環境下,本土IP企業怎么走?
沈莉認為,國內一些規模較小的IP供應商要先求生存,再尋發展。銳成芯微最早做低功耗模擬IP這條路線,最近兩年物聯網爆發,又能從產品和市場差異化的角度,保持發展。未來還會尋找新興市場機會,類似往云端、5G高端通信設備或是高端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方向走。“有很多機會都在中國發生,這都是我們可以立足的地方。”沈莉表示。
模擬IP是不斷積累,精雕細琢后不斷精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匠心投入和研究精神。據介紹,銳成芯微現在的專利申請累計已達200多件,已經通過批準的專利有98件左右,“中國研發人員具有不錯的研究型品質,在鉆研一些很細小的創新點上,素質非常高。”沈莉說到,做IP也需要有全局觀,不是光看到市場趨勢和應用往哪走,IP的設計就往哪走,需要一些創新和突破。“不同的組合能提供不同的啟發,這樣作為一個IP公司,才會有越來越多的自有技術積累。除了自研之外,也要抓住機會與一些國內外技術比較成熟的企業合作,例如通過資本運作或合作方式完成商業化,或作為差異化融入到原本的產品線當中,補足整個平臺的完整性,保證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內的Fabless廠商數量持續增加,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銳成芯微作為模擬IP供應商,面向物聯網碎片化市場,正好適合這些中小企業的靈活作戰方式,其IP產品也在積極配合服務于這部分廠商。中小微Fabless企業數量的增加,直接反映為芯片項目的增加,作為IP公司是最敏感的,他們都在做什么項目呢?
沈莉透露,首先,這兩年物聯網發展迅猛,像蜂窩類的NB-IoT水電表已經相當成熟并開始放量,未來還會延伸出其它借助蜂窩網絡的物聯模式;第二是可穿戴設備,如藍牙耳機、智能手表、手環也在放量,這里面有著大量的芯片需求,包括觸控、語音等很多的小芯片都適合中小公司去做。雖然一些大型芯片企業也在介入,但整個外部環境的改善,讓投融資渠道更通暢,外企技術人員或海歸人員創業意愿更明顯,往往使得幾個人組隊而且具備清晰市場目標的小企業迅速成長。
在客戶策略層面,沈莉認為,不同公司的產品定位和不同的市場階段,面向的客戶其實都不一樣。以模擬IP舉例,更多面向中小微企業,因為大公司可能這些IP都自己做。放在十年前,大部分國內企業不管是對模擬IP還是接口IP依賴程度都非常高,但現在一些公司會自己開發關鍵IP,外購常規的通用IP。“這也取決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比如產品窗口期很短時,即使能自己做,可能也會采用外購的方式。”
公司電話:+86-0755-83044319
傳真/FAX:+86-0755-83975897
郵箱:1615456225@qq.com
QQ:3518641314 李經理
QQ:332496225 丘經理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大道1079號展滔科技大廈C座809室
友情鏈接: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